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全貌。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微观上追求细节的真实◆◆■■■■,更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物的全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摘 要★■★:全媒体时代,新闻文体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传播方式更趋多样★■◆◆★,如何通过联动表达让报纸版面■◆■★“活起来”■■“动起来”“重起来”,并最终吸引读者,已成为纸媒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通过版式设计、技术应用等手段,推动纸媒版面形成联动表达★★★,让新闻“有趣◆◆★◆”更“有力”,是纸媒面临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传统媒介生态中,纸媒要吸引的是读者■◆◆“静态注意力”★◆■■,在当前各类形态不断融合的媒体生态中,纸媒要吸引的则是读者的“动态注意力★◆■◆■■”。在此大背景下◆◆,联动表达则是纸媒■■“赛道超车”的突破口、紧要处■◆■◆■■,通过提高表达的■◆“联动度”实现■★★★“视觉+”,通过“互联网+”实现■◆■“版面+”,从“战术”“战役”“战略”三个维度打好联动表达这场硬仗◆◆◆■◆★,纸媒终将焕发新活力。
全媒体时代◆◆■,借力新兴技术手段将版面“搬到”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上■■◆■◆★,是当下很多纸媒正在探索的媒体融合之道。
媒体的平台化转向近年来一直是新闻界探索的一个重点◆★★◆■。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央级媒体自建平台如“央视频★★◆■■◆”等,省级媒体搭建区域云平台统筹并助力融媒体发展。由此大致可以推断,纸媒未来的发展路径将不可避免地向平台化发展,通过技术加持与资源汇聚,实现自身发展的集聚效应,平台化将成为众多纸媒全媒体传播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步骤。
无独有偶。201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宣布实行改版,其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更加精美★■◆◆◆★、照片更多更好★■■◆■★、图表形式多样◆★。而最为显著的亮点就是设置核心阅读、单列内容提要等,一方面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易读性,另一方面突出新时代的主题主线。在重大时政新闻稿中单列提要并套红,刊发在版面显著位置■★,强化了重要稿件在版面上的中心地位,形成版面联动的直观印象。这表明■◆◆★,要想在版面这方天地做好文章,精心设计的版面语言、富有创造力的版面联动必不可少。好的版面联动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能赋予新闻稿件最佳表现形式★★◆◆★◆。对版面元素的有效取舍和优化配置,有助于让纸媒真正◆■“活起来”,更能展现出新闻内容的张力★★★,提升新闻稿件的价值。
根据有关报道,近年来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中,有近20家纸媒进行了改版。这其中,彩色印刷、图文并茂、联动表达成为各纸媒改版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通过不断加大图片和图表的刊发力度,使这个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引人注目。这充分表明,通过元素多样的版面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纸媒借力版面联动让纸媒更接地气◆◆★、更具可读性的有效招法之一◆◆■◆。纸媒版面联动的最初形式更多地体现为配图■★★◆★◆、插画等,随着技术发展和新闻理念的变化,“图文并茂”渐渐演变成★★“图示化表达”,其特点并非简单将图片搬运到纸媒版面上,而是以原图为元素之一■■★◆,解构整个版面,重新建立阅读秩序。通过对原图的再创作以及版式设计★■■■,将版面要素重新排列■◆★■,使各类新闻信息有机融合,便于受众快速理解★■,直观形象而富有趣味。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针对青年读者更青睐于移动终端阅读的实际,《报》一直在探索融合之道,通过报网联动表达★◆■◆,让纸媒版面“动”了起来■★◆◆■。2022年3月8日《报》推出全国两会◆★★★“全息军报”,这份可读、可听◆■◆★、可视★◆■◆■★、可互动、可分享的报纸共12个版,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运用虚拟空间★★■◆、XR等创新技术★★◆◆■,让主持人★★■◆“走进”报纸★■◆★◆,既可通过语音读报倾听军队代表委员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线、AR、Vlog等新媒体手段沉浸式、交互式领略读报新体验■★★,通过手机扫码,还能在“郝小兵的朋友圈★★”里看到相应文字、图片、视频等延伸内容。“全息军报”汇聚了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各平台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全军官兵践行习强军思想★★,投身练兵备战的昂扬精神风貌。这对于其他军队纸媒有重要启示意义。
横向联动注重新闻事实发展的连贯性。事物是发展的■★★■◆,世界是运动的,新闻事实始终处于变的状态,纸媒的长处在于深度和权威,给予读者正本清源的信息供给■★◆◆★★,有助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众■■◆◆★、促进社会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在资讯传播异常发达的网络时代■◆■★★◆,纸媒应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横向联动表达★★■■,在资讯洪流中站稳立场、把住阵地◆★■■◆,既不能摘录式选择性报道新闻片段,也不能浅尝辄止式没头没尾地传播信息。坚持新闻事实要求我们★◆■,既要当好信息把关人★■★,也要当好时代发展的瞭望者◆★。
全媒体时代,★◆“指尖上的阅读”推动受众审美发生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面临着一波又一波挑战。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介形态,有的媒体刻板坚持内容为王,然而对于纸媒来说◆◆◆,除文字、图片外,版面的表达形式也很重要◆■★,形式与内容互动的最高境界应是两者高度融合、完美统一。从这一理念出发◆■■■◆,纸媒版面在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联动表达不失为纸媒版面◆◆■★“赛道超车★■★◆”的一种路径和方式。
客观来说,纸媒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缺乏视频★◆■★、网络等媒介的立体展现能力■★,因而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中联动设计◆◆、排兵布阵,对实现纸媒版面★◆★★◆“活起来”十分关键。世界著名平面设计师保罗·兰德凭借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以及擅长处理细节和整体间关系而闻名世界◆■★。他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组装◆★■■◆、订购甚至编辑■★★◆◆■,它是为了增加价值和意义,阐明、简化★◆◆、澄清、修改、说服。设计师是将散文转化为诗歌。”
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报》通过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深化,打通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联动表达“战役运用”的新路子,借力新兴技术手段◆◆★◆,不仅让版面“动起来◆★★”,也让内容更具力度、表达更具冲击力,极大丰富和提升了用户体验,蹚出了主流媒体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新路子★◆◆◆◆■。
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报纸版面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发展、媒体表达如何丰富★■★■,坚持新闻真实是一以贯之的基本准则。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生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纸媒需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联动表达★★,着眼新闻发展的连贯性◆◆★★,让版面“重起来”,才能有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版面设计是借助技术手段在版面◆★■■■“战术◆★”层面的运用,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纸媒版面设计应当有张有弛■◆■★、稳妥适度,既不能一味博人眼球新奇夸张◆★◆■■,更不能盲目标新立异逾规越矩。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尤需注意:审美与主题。审美能够形成读者在阅读体验上的良好感受,而这种良好感受应该服务于纸媒版面所体现的主题、蕴含的意义以及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纵向联动注重报网联合反映新闻全貌★◆■■。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纸媒天然存在传播力的短板弱项,而新兴媒体具备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的特点,使得它在揭示新闻事实真相的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要想做好纸媒联动表达,必须善于驾驭新媒体技术★■■■◆★,融合好、利用好甚至配合好新媒体的优势传播力,将纸媒版面空间延伸到网络上、投射到客户端★◆,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主动设置议题、展示新闻全貌,在报网联动间真正让纸媒版面 “融起来”“重起来”■★■■◆。